氛围编程:以自然语言创造一切

语言是构建现实的终极力量。我们正步入一个“氛围编程”的时代——人类以自然语言为代码,以AI为画笔,将思想直接渲染成触手可及的世界。人人都能用嘴编程,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???

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,从“言语”到“现实”的转化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。我们将蓝图绘于纸上,再耗费几代人的心血,调动双手、工具与机器,才得以将构想变为现实。思想与物质之间,始终横亘着由能量与时间构成的巨大鸿沟。

如今,这条鸿沟正被AI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弥合。尤其是能够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具身智能(Embodied AI),它们将成为我们意志的延伸。未来人类或许不再需要亲自劳作,只需以一句逻辑清晰、切实可行的话,向高度发达的智能体下达指令。

“氛围编程”的崛起,让许多人认为传统的编程语言会消亡。或许未来我们不再需要记忆Python的繁琐语法,但这绝不等于编程思维的退场。

恰恰相反,那种将宏大、模糊的目标清晰地拆解成一系列逻辑严密、环环相扣、可执行步骤的“系统性工程思维”,将成为我们与AI高效协作的核心能力。AI并非无所不能,它需要清晰的指令。当你下达一个宏大任务时,它会立刻反问你任务的边界、约束条件和技术路线。

人类的角色将从过去的“执行者”转变为“总设计师”与“交响乐指挥”。

当通用人工智能(AGI)足够成熟,能处理所有“如何做”(How)的技术细节时,人类将从繁重的执行与管理中彻底解放,转变为纯粹的“构想者”与“决策者”。 我们的核心任务,将聚焦于两个终极问题:“我们应该创造什么”(What & Should),以及“为什么”(Why)。

这便是人类最后的、也是最核心的价值所在,它由两大支柱支撑:无拘无束的原创性想象力,和坚不可摧的伦理罗盘

我们正处在一个文明形态跃迁的临界点。当AI这个终极工具出现后,我们将从物理束缚中解放。

人类将回归到“言说”——以宇宙能够理解的逻辑,以充满原创性的想象,以怀揣伦理的温度,去定义和创造我们渴望的世界。我们将从“智人”(Homo Sapiens)进化为“言者”(Homo Loquens)。


编程的未来,核心将不再是语法的精通,而是思想的深度。当AI接管了代码生成的繁琐细节,编程语言本身将退居幕后。

这非但不会削弱“编程”的价值,反而会将其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至关重要的,是超越任何特定语言的编程思维——那种将复杂问题拆解为逻辑模块、定义清晰边界与关系的能力。深厚的领域背景知识,对第一性原理的把握,将成为创造力的唯一源泉。因为你无法指挥AI去建造一座你不理解的“桥”。

一个真正以“理解”为核心的学习时代已经到来。知识本身将如同云端的浩瀚星海,由AI这个超级智能体即时供给。人类的核心任务,不再是记忆知识,而是构建坚实的概念框架。我们通过自然语言提出深刻的“好问题”,与AI展开一场层层递进的认知对话。每一次提问、每一次得到反馈,都是一次对问题本质更深层次的洞察,从而实现“递归”的指数级学习与创造。 — 2025.01.01

归档的编程学习项目

这些是很久之前整理,价值已不大。现在只需要最少必要知识

https://github.com/jupyterfun/jupyter-python

https://github.com/jupyterfun/jupyter-python-plus

https://github.com/jupyterfun/jupyter-go